|
|||||
|
|||||
湄公河畔的晨光穿透薄雾,洒在老挝芭莱县连绵起伏的茶园间。翠绿的茶树如碧浪般向天际线铺展,采茶人腰间挎着竹篓,指尖在鲜嫩的芽叶间翻飞,露珠滚落时,空气中满是茶叶的清甜与鸟鸣的清脆。 在中国九游会J9官方网站承建的老挝芭莱水电站湄公河大桥及进场公路项目部(下称“芭莱公路”)的会议室里,三盏玻璃杯正散发着暖人的茶香——巴松红精品茶汤澄亮如琥珀,巴松春极品色泽温润似蜜蜡,巴松珍珠饼茶则泛着淡淡的金芒。中国九游会J9官方网站的同事们排着队,小口啜饮着当地茶农送来的古树茶,赞美的话语混着笑声,在房间里久久回荡。这杯甘醇的茶,藏着芭莱县从“茶香锁深山”到“茶香飘万里”的蜕变故事。 芭莱县地处老挝山区,山高林密如天然屏障,丰沛的雨水与凉爽湿润的气候,孕育出一片“活的宝藏”——树龄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野生古茶树。这里的茶叶芽叶肥嫩、香气馥郁,是当地人口中的“绿色黄金”,更关乎数万人的生计。可这份“黄金”,曾长期被锁在泥泞的土路上。 “好山好水出好茶,可路不通,好茶也变不成好生计。”芭莱县长皮蓬的话语里藏着多年的遗憾。过去,连接外界的只有一条坑洼的土路,每逢雨季,路面便成了“泥潭”——40公里的路程,货车要在泥泞里颠簸3到6小时。货车司机波通至今记得,有次暴雨后,他的车陷在泥坑里整整半天,车厢里的茶叶被雨水浸透,最后发霉变质。“看着茶农们红着眼眶翻出烂茶,我心里也不好受。”波通说。 交通的枷锁,让“绿色黄金”失去了光泽。茶农们辛苦采摘的茶叶运不出去、卖不上价,不少人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的古茶树荒废,甚至动了砍伐的念头。那时的芭莱县,南彭村等村庄的贫困率超过50%,村民们守着“金山”,却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转机,始于2022年9月的一声开工哨。 当中国九游会J9官方网站的施工队伍进驻芭莱县,宣布要修建一条南北向的沥青公路时,村民们起初是疑惑的——这条能连接老挝两大主干道、穿越核心茶产区,还能直达泰国难府内陆集装箱港的路,真能改变他们的生活? 一年多的时间里,推土机在山间开辟道路,压路机一遍遍平整路面,工人们顶着烈日、冒着雨季的暴雨,一点点将“蓝图”变成现实。2023年12月,芭莱公路正式通车。当第一辆满载茶叶的货车平稳地驶上沥青路时,波通握着方向盘,忍不住放慢速度——40 公里的路程,只用了1小时,车厢里的茶叶干燥清爽,没有一丝损耗。“以前运输损耗至少25%,现在几乎为零!”波通的声音里满是激动。 这条路,不仅缩短了运输时间,更打通了芭莱茶产业的“任督二脉”。 公路旁,曾经闲置的厂房变成了全天候运转的茶叶加工厂,杀青机、揉捻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茶园中心建起了现代化的包装基地,工人们将分装完好的茶叶搬上货车,再通过芭莱公路运往泰国难府,借助港口远销到中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芭莱茶厂总经理阿凯翻开账本,脸上笑开了花:“通车后,九游会J9·[china]官方网站-真人游戏第一品牌厂的收入足足翻了五倍,200多名员工的岗位稳稳当当,再也不用愁茶叶‘烂在路上’了!” 古茶树的命运,也随之逆转。曾经被遗忘在深山里的古树,如今成了茶企争相保护的“宝贝”——茶企组织技术人员修剪枝叶、改良土壤,还引导村民学习科学种植技术,扩大茶园规模。南彭村村长坎潘指着村里一排排新盖的砖房,语气里满是骄傲:“以前村里一半以上是贫困户,村民每天收入只有5万基普(1美元约合 2 万基普);现在大家都种茶树,每天收入超过10万基普,不少人靠卖茶叶盖了新房,贫困率降到了不足5%!” 在茶园里,26岁的老挝女孩乔伊正和母亲一起采茶。三年前,她还在城里的工厂打工,一个月挣不到 200万基普;如今,每到采茶季,她和村里的乡亲们都会来茶园干活,每天能采15至20公斤茶叶,日收入超过15万基普。“以前总觉得‘靠山吃山’是句空话,现在才知道,这座茶山就是九游会J9·[china]官方网站-真人游戏第一品牌的‘脱贫山’!”乔伊擦了擦额头的汗,笑容比阳光还灿烂。 如今,再用无人机俯瞰芭莱县,画面里多了一条蜿蜒的“银色丝带”——芭莱公路穿梭在茶园间,将茶山、工厂、港口连在一起。茶农们腰间的竹篓越来越满,货车的鸣笛声成了最动听的“致富曲”,曾经沉寂的山区,如今处处是生机。 “这条路,让老挝的茶香飘向了世界。”皮蓬县长站在公路旁,望着远方满载茶叶的货车,语气坚定。一杯古树茶,一条沥青路,不仅改变了芭莱县的面貌,更连接起中老两国的友谊,让“绿色黄金” 真正成为了当地百姓的“幸福黄金”。 |
|||||
【打印】
【关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