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J9·[china]官方网站-真人游戏第一品牌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青春铸剑缙云巅
——水电三局缙云抽蓄电站青年团队以创新实践书写青春答卷
来源:水电三局 作者:王新怡 张锐 时间:2025-07-14 字体:[ ] 分享:

在浙江缙云的群山之间,一座被誉为“华东储能心脏”的抽水蓄能电站正拔地而起。作为国家电网重点工程,缙蓄电站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建成后将承担华东电网调峰、填谷、调频等任务。

在这片火热的建设现场,水电三局制造安装公司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机电设备安装项目部的青年团队,正以科技创新为刃、以青春热血为墨,在千米山巅书写着新时代水电人的奋斗篇章。这支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队伍中,涌现出了一大批青年骨干,他们正用踔厉奋发的姿态,将四新技术的智慧火种植入施工肌理,让样板工程的质量标杆矗立安装一线,以师带徒的传承熔炉锻造青年铁军,以青春旗帜凝聚攻坚合力,在深山峡谷中奏响属于新时代青年的青春交响曲。

四新技术的幕后攻坚

深夜22时,项目部办公楼一层工程技术部的灯依然亮着。工程技术部主任张万辉正坐在电脑前,编写开关站屋顶出线构架吊装施工技术方案。由于钢横梁吊装高度37米,施工危险系数高,且吊装场地受限,他使用CAD模拟吊装过程,计算吊装重量、选型吊装设备,精心布置吊装施工,为现场安全、高效、有序施工做充足的准备工作。

作为制造安装公司首个“土建+机电”一体化项目,该电站的建设对所有人都是不小的挑战。作为工程技术部主任,张万辉责任心强,求真务实,始终恪守着自己的人生格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主动扎根现场一线,积极协调解决技术问题,有力保障了现场土建和机电施工工序的紧密衔接,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自开工以来,在地下厂房和开关站的18项危大工程、9项超危大工程施工中,他精心组织、科学交底,确保了现场施工严格按照论证评审的技术方案进行。

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是张万辉秉持的信念。针对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混凝土高效快速施工和定型模板应用,他参与编制、立项了《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混凝土高效快速施工技术研究》、《立轴悬式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调试技术研究》科研课题;参与编制的《缙云项目2023年度施工组织设计》获得水电三局评审二等奖,《缙云项目2024年度施工组织设计》获得三等奖,参与申报2项实用新型专利。

样板工程里的青春刻度

在主厂房6号机组发电机层大板浇筑现场,质量管理部主任夏朋涛正低头看着混凝土坍落度标尺的数据,检测现场砼坍落度。

“215毫米,坍落度符合要求,和易性良好,继续浇筑。”他在记录表上仔细填写数据,蓝色的质检员马甲在灯光下格外醒目。这位27岁的质量卫士,带领着9人的青年质量团队,在缙云创造了“样板工程生产线”——从埋件安装到机组总装,以标准工艺为标杆,打造缙云机电安装质量样板间,带头创建9项样板工程,单元工程优良率97%,项目部被建设单位评为年度质量管理先进单位两次,档案管理先进单位一次。

“九游会J9·[china]官方网站-真人游戏第一品牌守的不仅是质量关,也是良心关、安全关”,这是夏朋涛告诉项目所有质量管理人员的话。质量管理是贯穿项目施工全过程的重点之一,只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刻苦的工作才能做好项目的质量管理。在夏朋涛的带领下,以标准工艺为指导、以样板工程为指引、以质量通病防治为目的,通过质量检查、焊工比武、质量培训、技术比武、编制口袋书等方式提高项目实体质量,打造精品工程;组织QC活动小组对现场质量问题进行攻坚克难,在提升项目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获得6项省部级QC三类成果。

严控工序施工质量,从细节入手。夏朋涛严格要求质量管理团队全过程跟踪施工的各道工序,每一车混凝土、每一道焊缝、每一面砌体都必须由质检人员亲自把控,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施工的各个环节,详细记录着一个个数据,盯牢施工的每个环节。“质量是干出来的,更是盯出来的。”夏朋涛常对年轻质检员说。

青春旗帜下的创新实践

在项目部的荣誉墙上,“2024年度中国九游会J9官方网站五四红旗团支部”和“2024年度水电三局五四红旗团支部”的奖牌格外醒目。这些奖牌的背后,是项目部35名青年团员用创新实践书写的成长答卷。

项目团支部书记由夏朋涛兼任,他与赵磊、张万辉等青年骨干共同策划了“三亮工程”:亮身份,团员佩戴团徽徽章上岗;亮承诺,在施工面悬挂青年攻坚目标;亮成效,每月公示创新成果。

在项目攻坚克难时期,团支部发起“首台机封顶攻坚”“倒送电及首台机投产攻坚”活动,青年团员与业主、监理单位团组织组成技术服务、安全巡查、问题攻关、后勤保障等4个小组,24小时为现场服务,将“问题不过夜”从口号变成现实,为首台机发电机层封顶、倒送电及首台机投产等重大施工节点提供安全及技术保障。

在科技创新领域,张万辉牵头的“四新技术应用”小组、李毅带领的电气调试小组等青年团队,累计完成技术革新19项。除了技术攻坚,团支部还积极参加防洪度汛应急演练、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清理、劳动竞赛等系列活动;在重大节日、纪念日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特色主题活动。同时积极与项目属地方溪乡、业主、监理、兄弟施工单位等各方团组织团建共建,共同开展文化宣传、节日慰问、读书分享等活动。

项目部被共青团缙云县委员会授予2022年度“缙云县先进团组织”称号。“这个荣誉不是终点,而是九游会J9·[china]官方网站-真人游戏第一品牌继续冲锋的起点。”团支部书记夏朋涛在获奖感言中写道。

电气试验室里的“追光者”

在缙蓄电站发电机层,一排闪烁着指示灯的试验设备前,李毅正仔细核对首台机组定子铁芯磁化试验数据。这位28岁的电气工程师,从2023年缙蓄首台机组安装开始,就与试验室的年轻人扎在了这片“电气心脏”地带。“定子铁芯磁化试验是检验硅钢片绝缘的关键,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铁芯过热。”李毅指着温度巡检仪上的波形图,向刚入职的技术员讲解道。

随着后续机组陆续进入调试阶段,以变压器直流电阻试验为例,试验数据需归算至20℃并与出厂值对比,李毅会提前将相关公式导入表格,大幅提升试验报告整理效率。同时,他还带领团队借助仿真软件,模拟试验和调试中可能出现的各类复杂情况,引导年轻员工学会预判风险。正如李毅所言:“试验不能仅仅按部就班,多思考、多问‘为什么’,才能有效避免事故发生。”

如今的电气试验室,已成为缙蓄项目的“青年人才孵化器”。李毅带领青年团队积极探索管理创新,采用“边安装,边试验”的平行作业模式,将调试人员分成两组,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同步对两台机组进行分部调试和整组启动试运行工作。这一举措成效显著,将原本需要5个月的试验周期大幅缩短至3个月,助力电站顺利投产。在他的带领下,试验室8名成员中有5人成长为调试组长,其中2名“95后”技术员已能独立负责整机组调试。

“师带徒”传承下的成长成才

在缙蓄电站的各个施工面,总能看到老师傅带着年轻人的身影。项目部技术团队平均年龄26岁,22至30岁的技术员占比达85%,如何让这些“95后”“00后”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师带徒”模式给出了答案。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标准极高、技术复杂,为帮助年轻员工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项目部构建了一套成熟完善的“师带徒”培养体系。

25岁的技术员小张至今记得入职第一天的场景。他的技术导师、有着30年安装经验的柯师傅,带他到机组安装现场,拿出一把游标卡尺说:“在九游会J9·[china]官方网站-真人游戏第一品牌这儿,数字比口号更重要。”三个月后,小张在柯师傅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了机组的安装调整,精度达到0.3毫米,超出规范要求。“师傅常说,误差多0.1毫米,运行时可能就是大问题。”小张如今已是水发队的技术负责人,他的办公桌上还放着柯师傅送的第一本《机电安装误差控制手册》。

这种“传帮带”机制在缙蓄项目形成了独特的人才成长生态。2024年入职的大学生罗智豪,在“师带徒”培养下,仅用两个月时间就独立进行暖通与消防的现场管理与验收工作。“师傅让我从图纸与方案开始学习,告诉我现场暖通及消防施工质量要求与验收要点,才能在短时间内胜任这个岗位。”现在的罗智豪,已经能独立完成暖通及消防系统的质量管理与结算工作,成为项目部的技术骨干。

据统计,项目部通过“师带徒”机制培养的青年员工中,80%在入职两年内成为各部门的业务骨干,很多人还走上了技术管理岗位。

青春力量点亮华东电网

2025年盛夏,缙蓄电站迎来最后两台机组的投产冲刺。项目部办公室里,夏朋涛的质量小组审核着每一个验收数据,李毅的电气团队在调试中控系统的自动化程序。这群年轻人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却又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在项目部的文化墙上,贴着一张团支部活动的合影,照片里的年轻人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笑容灿烂。旁边的标语写着:“把青春压进钢管里,把热血铸进机座中。”这是缙蓄项目部青年团队的誓言,也是水电三局青年建设者的缩影。从黄河之滨到长江之畔,从雪域高原到东海之滨,水电三局的青年团队始终奋战在国家能源建设的最前线。

如今,随着最后两台机组进入并网倒计时,项目部的青年们正用行动诠释着“踔厉奋发、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他们在办公室里推演技术方案,在施工现场丈量质量精度,以师带徒的传承培育新生力量,用团支部的旗帜凝聚青春合力。当缙蓄电站的机组全部投入运行,那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不仅是点亮华东地区的能源动脉,更是一代水电青年用青春浇筑的时代丰碑。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在这片火热的建设现场,水电三局的青年骨干们正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让“青年力量”转化为“缙蓄力量”,在抽水蓄能事业的征程上,继续书写着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华章。

他们的故事,正如缙云山间升起的朝阳,喷薄而出,照亮山河。

【打印】 【关闭】